栏目分类
北宋第一奸臣蔡京,一首绝命词《西江月·八十一年往事》警醒世人,顿悟人性真相!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1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公元1094年,宋哲宗亲政,蔡京、章惇等人执掌朝政,大搞冤假错案,迫害元祐旧臣。

苏轼便成为了新党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,蔡京等人以“讥讪先朝”的罪名,把苏东坡贬为广东英州知事。

此后7年,更是一贬再贬。就连苏轼的亲友,也没能逃过陷害。

1097年,苏轼再次被贬至儋州,他的弟弟苏辙也受到牵连,被贬至雷州。

图片

被贬南迁路上,兄弟两人在滕州相遇。恰巧路旁有卖汤面的商贩,他们就随意找了个小摊,决定先坐下吃碗面,再聊今后打算。

面的口味不佳,苏辙越是细嚼,越是难下咽。

反观苏轼,很快就酣畅淋漓地吃完了一碗面。随后他转头对苏辙说:九三郎,面难吃,何必细嚼?

痛苦少咀嚼几分,生活便会多几分滋味。一切得失、一切悲喜,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小段经历。

人生境界之广阔,大概莫过如此。

可惜,人与人的想法并不相通。苏轼这番通透澄澈的感悟,无法传递给沉迷朝政中心的蔡京。

晚景凄凉,饿死他乡,遭受世人唾弃,早已成为蔡京注定的结局。

《西江月》

宋·蔡京

八十一年往事,四千里外无家。如今流落向天涯,梦到瑶池阙下。

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几度宣麻。止因贪此恋荣华,便有如今事也。

公元1125年,金人的铁骑愈发逼近京都。

宋徽宗慌不择路,将这烫手山芋扔给了宋钦宗。

让宋钦宗没想到的是,比金兵侵袭的奏折先呈上的,是无数封弹劾当朝宰相蔡京的奏折。

蔡京多年把持朝政,包庇下属,排除异己的种种罪行被大臣一一列举出来,铁证如山。

图片

宋钦宗大怒,将八十岁的蔡京流放至儋州。

蔡京本带了充足的银两上路,可他不知,他的臭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,即便重金买粮,百姓也不愿卖他。

不久,蔡京就饿死在了潭州。

临终前,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几度拜相的风光时刻,也想起了自己咄咄逼人,迫害苏轼子弟的种种恶行。

看到了因自己执意废除盐钞法而丧失生计,沦为乞丐的商人、百姓,听到了众人鄙夷讽刺的谩骂声。

他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,将一生的荣辱功过写入诗中,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。

“八十一年往事,四千里外无家。如今流落向天涯,梦到瑶池阙下。”

回首自己活过的这八十一年,此时家乡在四千里外遥遥无归,我流落到了很远的地方,梦里仿佛还在帝都汴梁。

“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几度宣麻。止因贪此恋荣华,便有如今事也。”

当时我在皇宫里深得皇帝宠幸,多次宣纸拜我为宰相,我贪恋荣华富贵,没能及时退步抽身,才落到现在这步田地。

人有两颗心,一颗贪心,一颗不甘心。欲望本无错,错的是贪得无厌。

因为不甘心,蔡京成为了“北宋第一墙头草”,沉浮官场多年,官职越爬越高,权倾朝野。

因为贪心,蔡京包庇下属,敛财无数,成为了众矢之的,最终落魄退场,凄惨离世。

在人生的最后时刻,蔡京悔恨说:止因贪此恋荣华,便有如今事也。

图片

人的欲望如同深渊,一旦开启便永无止境。

可哪有人能一直拥有,命运是公平的,给予你多少,也会拿走你多少。所有的捷径,步步都是陷阱。

人生荣辱不常定,唯有南山依旧青。无论处于什么境地,都要先稳住自己的心性。

身处高处时,谨慎待人待事,时常自省。在低谷时不要自怨自艾,保持自律,积极用心,相信自己。

唯有如此,才能像一叶扁舟,驶过人生的万千激流。

(注:以上内容源自品读诗词歌赋)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投注电竞的软件有哪些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